1627615974653947.png


我这一生,与传媒相伴,与写作结缘。写新闻,写评论,写诗,写赋,写书;写时代,写故乡,写人生,写祖国,写世界,笔耕不辍,乐此不疲。

我编报纸,编杂志,编导电视,阅文无数,识人无数,交友无数,与我的写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蓦然回首,60年的文笔生涯,上千万字的海量文稿,伴我人生,收获满满。

我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时局动荡的东北边陲小镇,童年经历了伪满统治,日本投降,土地改革,东北解放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正在柳河县城上初中一年级,跟游行队伍上街庆祝。五十年代,我上高中和大学,历经抗美援朝,经济恢复,中苏友好。1956年中共八大开过之后,我在大学二年级入党。到新华社工作的50多年间,经历过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中苏论战,中美建交,文化革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苏联解体,海湾战火,金融危机,九一一事件,伊拉克战争,中国崛起,新冠疫情,中美交恶,全国脱贫,全面小康,以及5G时代……

我跟随着新中国70年砥砺前行的脚步,尝受过我们国家挨饿、挨打、挨骂的滋味,感受到中国人民从翻身解放,到改革开放,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辉煌。我为我的祖国繁荣富强而兴奋而自豪而高歌。

这是一个天地翻覆、乾坤巨变的大时代,中华崛起、民族复兴的大时代,中国人民大有作为的新时代!置身于这个伟大时代,有太多东西可写,有太多话可说,有太多感动需要倾诉表达。

我读高中时就喜欢作文。我的语文成绩是全班最好的,在通化中学全校作文比赛中获奖。1954年高考作文题是“我的理想”,我写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记者、一名作家。我报考第一志愿北大中文系,未果,被第三志愿哈尔滨外语学院录取,学俄文。大学期间,我俄语成绩优秀,但仍然热衷于写散文,写新诗,读文学著作。

人生有幸。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新华社,进入中国新闻业界的顶级殿堂。在做新闻翻译和《参考消息》编辑的时候,我依然想当记者,也曾向有关领导表达过这种愿望。

七十年代末,我终于被派到新华社黑龙江分社、辽宁分社,当了两年记者。在大庆油田,在鞍钢炼厂,在东北电网,在松江平原,采访锻炼,写了不少通讯和采访札记,圆了我的记者梦。

1980年1月,《半月谈》初创,我奉调回京,当了13年主编、总编辑。领导班子很强,李峰、叶佐标、喻权域、于有海等同心协力,杂志越办越火,发行量高达700万。在此期间我写了百余篇时政评论,评改革开放,评社会万象,评世界风云,写作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

主编《半月谈》的13年,是我40多年新闻生涯中的黄金岁月,我被评为“十佳编辑”、高级编辑、韬奋新闻奖提名。

1992年8月,我调任新华社副总编辑兼国内部主任,成了“记者头”,组织报道,编审稿件。我参加党的十四大报道、两会报道、经济效益纵深行报道、长江三峡大江截流报道,以及一些典型人物和事件报道,舞台更大,眼界更宽。与此同时,我又受命筹办于1993年1月1日创刊的《新华每日电讯》报,兼任总编辑。虽然做业务领导工作较忙,但我从未放下手中的笔,不停地写作。新华社为我颁发了“国务院特殊津贴”。岁月几何,《新华每日电讯》如今已成为百万级中央大报。

《新华每日电讯》编辑部在九十年代末编辑出版《中国新兴城市》丛书,每省一卷,工程浩大,邀我为每一卷写一篇序言。从黑龙江到四川、云南,从陕西到江苏、浙江,我接连写了十余省的序言,周游中华大地。为写这些序言,我翻阅了大量资料,了解这些地方的古往今来的史实。此文集上卷中的“江山万里”诸文,就是那时留下来的。

新华社原副社长缪海稜,是位老延安,也是位大诗人。他在80年代后期张罗创办“新华诗社”,也找到了我,还不定期出版诗刊《新华诗叶》。海稜、张结、苏仲湘、杜运燮、周笃文、林岫、张万舒、蒋有泉、卫元理等一大批新华诗人聚在一起,诗兴大发,抒写江山多骄,壮志豪情。我担任诗社副社长,在写新诗的同时,也学着写旧体诗。

时代在前进,媒体也与时俱进。90年代初,我还在《半月谈》的时候就建起电视部,后来变成新华音像中心,是新华电视的源头。1998年我退休时,南振中总编辑同我谈话,让我继续帮助社里管管电视业务,担任新华音像中心(后更名为新华社音视频部)顾问,又干了6年。在这里,我参与策划了几个大型系列电视音像片《今日世界》《思想解放史录》《百年百事》《大使》,以及《60分钟杂志》《参考消息音像版》《时事报告音像版》,我还写了一些电视评论文章。

到了2004年,我70岁了。我向社领导提出,不再担任音视频部顾问,正式离开新华社工作岗位。

走出新华园,本想颐养天年,悠哉游哉。外面的朋友却纷纷找来,要求我协助办刊物。我又先后担任《华商世界》《法治中国》《环球纪事》的总编辑,拓宽了我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与见识,也写了一些相关评论。

创办《中华辞赋》,是2008年的事。我与袁志敏先生商谈创办《中华辞赋》杂志,又把刘忠德、程树榛、张结、周笃文、黄彦、吴昊、关山、张虎、董玉华、王铁等请来座谈,大家赞成办《中华辞赋》,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决定由文化部原部长刘忠德任编委会主任,我担任社长,黄彦任总编辑,袁志敏、周笃文、吴昊任副社长。由于国内刊号难办,杂志在香港注册。袁志敏出资金,负责运营。这时我开始写赋,写赋评。我写的第一篇赋《乐天赋》和第二篇《商旅赋》,都是由我原来的散文诗改写成赋的。由此上路,连续写了一系列的赋文,也成了“辞赋家”了。

《中华辞赋》出手不凡,赢得专家和业内人士的评赞。试刊六年后的2013年,中央特批了一个正式出版刊号,杂志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我又做了七年总编辑。我读赋,学赋,研究赋,写赋,评赋,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一文体。我倡导的“古赋为体,今辞为用”,“为时代而歌,为人民而赋”的创作理念,得到辞赋界的认同。我写的《世界和平赋》《中国改革开放赋》《中华复兴赋》《新中国赋》《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赋》《中共党史赋》《为人民服务赋》《大庆精神赋》《汶川浴火重生赋》《励学赋》《人生随想赋》等都在社会上、读者中受到欢迎。我因此被中国诗歌春晚评为“2018年十佳辞赋家”,被中华诗词学会评为聂绀弩杯2020年度诗坛人物。

我的文论及诗赋,多在电脑里,也散落在各种书刊中。在1996年和2014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过《闵凡路评论集》和《闵凡路辞赋集》。最近一些朋友建议我出版自己的文集,我也有此意愿。于是在大量的散文、通讯、特写、评论、演讲、序文、诗词、辞赋、楹联中,作了筛选、整理,分成上下两卷,交由新华出版社编辑出版。

这部文集,是我60多年辛勤写作的心血结晶,也是新中国70多年建设发展的真实纪录,是大时代奋斗者毅然前行的铿锵足音。文稿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历史、社会、法制、科技、新闻、文学、人生、家庭、爱情、友情以及世界风云、国际合作等诸多方面,时间跨度是七八十年,横跨两个世纪,地域遍及全国和世界。这400余篇、百余万字的文论诗篇,贯穿一条红线,那就是家国情怀,赤子之心。

“关怀莫过朝中事,心底无时不波澜”。无论是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还是到饱经沧桑的人生暮年;无论是在国家经受艰难困苦年代,还是在强盛升平之世;无论是我身居领导岗位,还是过退居休闲生活,我的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始终与时代脉搏,人民命运一起跳动。“文以载道”,“铁肩担道义”,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时刻铭记于心。我始终坚信,一个为人民幸福、为国家富强、为民族兴旺发达而奋斗的党和她从事的事业,是正义的,是必定会胜利的!

回望前尘往事,对与我一起走过那奋斗岁月的前辈、同辈和后辈,我充满崇敬之情、感恩之心。不少朋友、亲人、老师和领导已离我远去了,更值得怀念。

为历史留下伟大时代的文化记忆,是我的夙愿。如果读者能从这部文集中,从一位老编辑、老记者、老文人的笔墨中,感受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感天动地的历史,那艰苦奋斗的故事,那不屈不挠的人们,从中受到启示,获得力量,我就感到无比欣慰了。

是为序。

闵凡路

2021年5月于北京


(此文为《闵凡路文集》序。文集于2021年7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购书请点击:https://item.jd.com/10034099017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