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辞赋翻译学,是以辞赋作品的翻译为最终目的,以辞赋翻译的方法为研究课题,进行理论上的整合与探索,形成一门以辞赋翻译为目标,跨学科、跨语种的辞赋学术理论。
辞赋翻译解析
辞赋翻译是将辞赋文字转译为可理解的文字语言。需要说明的是,此种翻译不仅包括辞赋由古典体式翻译成现代体式,也包括了辞赋文字翻译成外文,比如将辞赋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等外国文字。
关于辞赋翻译,笔者认为:辞赋翻译是指需要理解辞赋本身内容的情况下,将辞赋文字转译成可理解的语言。目前,辞赋翻译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辞赋古今翻译,将深奥的辞赋文字翻译成容易理解的白话文;二是辞赋中外翻译,将辞赋文章内容翻译成外国文字。
辞赋古今翻译
辞赋翻译,是将辞赋作品转译成可理解的语言文字。据此,辞赋翻译首要的课题是——辞赋古今翻译。从辞赋翻译学角度看,由于古代辞赋名篇已经多有注释和译文,因而不是辞赋翻译学的重点。前面提到:“辞赋古今翻译,将深奥的辞赋文字翻译成容易理解的白话文。”
实际上,古代辞赋文句翻译现代文字时,由于受到文学修养、文学理论、知识面的多重影响,译者很难做到完全准确。文化学术需要精益求精,敷衍塞责会导致”失之一毫谬之千里”,以致于以讹传讹。这种情况下,辞赋翻译学就起了决定作用。
在浩若烟海的古代文献里,繁体竖版辞赋文章比比皆是。文章中出现的生涩字词自不必说,仅是句窦(为古文断句加标点)就十分繁琐,对于某些生字的辨音和释读,就更需要借助大量的工具书来完成,其复杂程度无异于”考古”。想完成这些劳动,就涉及到了一门学科——训诂学。
今天所谓”训诂”,往往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个是包含在古代注释和训诂专书中的文献语言学的总称;一个则是与文字学、音韵学互相并列的以研究语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个独立的门类。引自:百度百科
综上所述:辞赋古今翻译,需要“辞赋句窦”、“辞赋训诂”两门学问。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讲,不为了理解和翻译古代文献,而从事“辞赋句窦”和“辞赋训诂”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辞赋翻译学的理论课题,实际包含了“辞赋句窦”和“辞赋训诂”。
辞赋中外翻译
随着社会的发展,辞赋文学在中国本土的影响力在逐步加强,能否从小众文学走向大众文学还是未知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辞赋名篇佳作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在此情况下,辞赋界的有识之士认为:“辞赋作品应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于是,辞赋作品如何能翻译成外文提上了日程,成为辞赋学者重要的研究课题。
汉语是世界上表意最清晰,也是最难的语言。对于英文翻译家来说,将一篇优美散文准确地翻译为英文很难,将一首精美诗词准确翻译为英文更难,将辞赋文章翻译为英文更是难上加难。跨语种翻译,语言瓶颈问题显得非常突出,涉及语言规范化的问题。若不规范,势必造成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翻译的错误版本造成谬种流传,亦很令学人所痛心。因此,对文学语言的对外翻译进行规范化,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辞赋作品与现代汉语的语法差别很大,对于有古文学功底的人来说,不翻译成现代文字也不难理解。但是,中国古代散文是不能直译成英文的,更不要说有对仗句法的辞赋骈文。因此,辞赋作品翻译成外文必须经过两个步骤:第一步,先将辞赋作品翻译成现代汉语;第二步将翻译好的现代汉语翻译成外文。
综上所述:辞赋中外翻译,辞赋作品翻译成现代文是前提条件,文学词汇翻译标准外语词汇是必要条件,只有满足这两项条件,辞赋中外翻译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穿越技术瓶颈
语言作为文化交流载体,文字的可读性占首要地位。试想,词采华美的文章若看不懂,作为读者会是什么感受?或许慨叹自己文化浅薄,或许瞻慕作者水平高深。仰望空中楼阁,形成一种无法跨越的距离感。于是,华美的文章便形同鸡肋,束之于高阁,其闪光的哲思蒙上尘埃,从而失去固有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于辞赋翻译,前面讲过两个方面:一是辞赋古今翻译,一是辞赋中外翻译。实际上,辞赋作品若想走向世界,首要任务并不是转译成外文,而是辞赋古今翻译,就是把辞赋作品从深奥的文学象牙塔中请出来,华采古奥的文言文转变为现代白话文。
前面提到:“辞赋古今翻译,需要辞赋句窦、辞赋训诂两门学问”。从文学研究上看,辞赋训诂和古文训诂的性质相同,辞赋从属于古代散文,只是有骈偶句式兼或韵律而已。我们将辞赋训诂单列出来,是为了研究辞赋文化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对辞赋文章中某个词汇训诂,实际就是寻找典籍出处,代表了几种涵义,在此种环境下表示的意义。厘清训诂知识,对于理解和翻译文章大有裨益。
高中语文里有苏轼的《前赤壁赋》,书里有相关注释,对某些生字也会注音。这里的注释和注音,实际上就等同于训诂。文学研究里的训诂要繁琐一些,而讲解课文就要简单得多,解释词汇涵义即可。
关于辞赋注释,笔者想起以前写过的一篇百科文章,篇名是《辞赋注评》,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辞赋的注释可以使读者充分理解所注词汇或语句的含意、典故或出处,对辞赋做必要的注释是非常有价值的。对辞赋的评论,则最少一人,多则数人对于该篇辞赋的语言、思想进行各自的评论。由于辞赋正文之后,多是先排注释,后排评论文字,因此称作辞赋注评,而不是辞赋评注。
解析辞赋文章,就要突破生涩词汇的技术瓶颈。可以说,辞赋训诂、辞赋注评是突破瓶颈的利器,掌握并运用好它,就能正确地理解辞赋作品,翻译成白话文就很容易做到。
辞赋注评范例
关于“辞赋古今翻译”,从望文生义的角度看,是把古代辞赋翻译成现代文,而现代人写的辞赋文章不包括在内,这样理解不正确。笔者认为,这里所言之“古”并古指古代,而是代表了古代文化传统。当代很多人模仿古人写赋,虽不能与古文匹敌,但其文章却富于古典气韵。此类辞赋属于复古派辞赋,按理应归入“古”的范畴。
二十一世纪初,于海洲编写出版了《当代百家辞赋评注》,在辞赋界影响很大。书中每篇辞赋作品后都加了注释和评语,这是于海洲对辞赋界的重要贡献,值得充分肯定。
为了便于理解辞赋注评的形式与作用,笔者从《当代百家辞赋评注》选了一篇短小赋文如下,以飨读者。
《豕德颂》作者:袁第锐
天生万物,惟人最灵。何以为家,有豕即成。居无求安,土石为邻。食兼生热,何计粗精。可委身而饲虎,每舍己以循人。资万众之一利,虽九死而如生。薄杨朱之为己,类孔孟之成仁。既悟乎彭殇之一体,抑何羡乎龟鹤之遐龄。芸芸万类,其鉴斯心。悠悠千古,此义永存。
【注释】
[为家句]:家,本义是猪圈。许慎《说文解字》释“家”字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后借为人居之家。”
[杨朱句]:杨朱,战国初哲学家。主张“贵生”、“重己”之说。《孟子·尽心上》:“杨子(杨朱)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孔孟句]:《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彭殇句]:彭殇,犹言寿夭,指寿命的长短。彭,彭祖,姓钱名篯,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朝,活到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王羲之《兰亭集序》:“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古文观止》注:“《庄子·齐物论》:‘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此一死生之说也。‘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此齐彭殇之说也。”
【于海洲评】作者生肖属猪,作《豕德颂》以言志也。此颂亦同赋体,故兼收之。从“说文解字”入笔,言豕不可轻;再从“食”上论之,赞其“舍己”精神,引用典故,以明豕之合乎圣人之道;再从哲学角度,“齐彭殇”则“何羡乎龟鹤之遐龄”,作达观之说。非特咏物,直是圣人讲学,哲人论道。
辞赋翻译学理论构想
推广辞赋文化,使辞赋从小众走向大众,从中国走向世界,这是很多辞赋人的梦想。然而真正实践起来,却有如蜀道之难,以为把辞赋文章发表出去,就能走向大众,这是很萌很天真的想法。辞赋文章走向大众化,路途很遥远。
辞赋的普及和推广,需要提高民众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在世界,最难学的语言是汉语,白话文只是汉语的基础,古典文学则是汉语的深层次。辞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由于其形式优美、辞采华美、思想旖旎而倍受文人青睐。
辞赋作品需要辞赋训诂、辞赋注评、辞赋鉴赏,这些辞赋学术手段必将对推动辞赋文学的发展。笔者相信,辞赋作品翻译成白话文会越来越多,辞赋白话文翻译成外文具有可操作性,辞赋作品走向世界将成为现实。
本人发表过《当代辞赋训诂学的研究对象》一文,结尾写道:将古典文学转译成现代文学,无疑是将古代文化思想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其文化意义非常重大。
辞赋课题研究日臻成熟,辞赋句窦、辞赋训诂、辞赋注评、辞赋鉴赏,这些学术研究逐步形成理论链条,会促进辞赋翻译学的诞生。